我们的邮箱地址:

lifesize@qq.com

致电我们:

13594780482

公司热点

  • Home
  • 陈子扬:中国体育精神,我们共同绘就|“我们的全运故事”全民征文大赛

陈子扬:中国体育精神,我们共同绘就|“我们的全运故事”全民征文大赛

2025-07-02 04:22:19 7

赛场上,金鼓雷鸣,喝彩如潮。聚光灯下,运动员们是当之无愧的焦点,他们的每一次冲刺、每一次跳跃、每一次挥拍,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弦。然而,当你将目光稍稍移开赛场中央,便会发现,每一场体育盛事的壮丽图景,是由无数平凡却闪耀的“我们”共同绘就的。每一段属于“我们”的记忆,都是这幅名为“中国体育精神”巨幅肖像上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。

陈子扬:中国体育精神,我们共同绘就|“我们的全运故事”全民征文大赛

我的故事,始于观众席。记得那场扣人心弦的乒乓球决赛,小小银球在球台上划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轨迹。空气仿佛凝固,每一次击球都伴随着观众席上整齐划一的惊呼与叹息。

当决胜局最后一球尘埃落定,冠军振臂高呼的瞬间,整个场馆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。那一刻,我不是旁观者,我的脉搏与赛场同频共振,我的呼喊汇入了那排山倒海的声浪。那份纯粹的、因体育而生的激情与共鸣,深深烙印在我心底。原来,作为观众,我也是这宏大叙事的一部分,我的参与感与归属感,同样炽热而真实。

后来,在第十四届全运会,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志愿者。我的岗位在场馆外,负责引导人流。工作看似简单重复,却让我触摸到了全运会的另一种温度。

烈日下,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焦急地询问去洗手间的方向,我耐心指引,她紧握我的手连声道谢,那掌心的温度传递着信任与安心;一位带着孩子的父亲找不到入口,我主动上前,抱起孩子的小手一路引导,孩子咯咯的笑声和父亲感激的眼神,让我觉得所有的汗水都值得。我们用微笑指路,用耐心解答,将城市的温情融入每一个细节。我们不是主角,但我们用微小的光,点亮了通往赛场的路,温暖了每一位参与者的全运记忆。

作为运动场上的最强“医”靠,医护人员们守护着运动员们的每一次奔跑,她们的全运故事,充满了无声的守护。赛场上,她们都绷紧了神经,时刻紧盯着场上运动员的一举一动。

她们说,最欣慰的不是看到他们夺冠的瞬间,而是看到运动员们摆脱了伤痛的困扰,重新自信地站在起跑线上,眼中重新燃起对胜利的渴望。她们手中的绷带和药膏,是运动员们隐形的翅膀,支撑着他们一次次向极限发起挑战。她们的故事让我明白,赛场上的辉煌,离不开无数像她这样默默耕耘、用专业和爱心筑起坚强后盾的“幕后英雄”。

活跃在全运会上的新闻记者,我想,他们同样也是赛场上最闪亮的星。他们的镜头不仅对准了领奖台上的荣耀,也捕捉了运动员训练间隙的汗水与坚持,教练员运筹帷幄的凝重,甚至场边清洁工一丝不苟的身影。他们的笔尖流淌的文字,书写的不只是胜负,更是拼搏的意志、团队的温暖、永不放弃的体育魂。他们像一个忠实的记录者,用光影和文字,将稍纵即逝的瞬间凝固成永恒的全运风采,让赛场内外的精神力量得以传递和放大。

看,这就是“我们”的全运故事! 它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没有站在最高领奖台的荣光。它可能只是观众席上的一次心跳加速,是志愿者指路时的一个微笑,是医护人员手下的一次精准按摩,是记者笔下的一段真诚描述。但正是这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参与、付出、感动与守护,如同涓涓细流,最终汇聚成了奔腾不息的中国体育精神之河。

每一个人,都是全运会的绝对主角;每一份记忆,都是这幅时代肖像上独特的笔触。无论我们以何种身份参与其中——是摇旗呐喊的观众,是默默奉献的志愿者,是保驾护航的医护、后勤,是用心记录的媒体人,还是无数关注、支持着这场盛会的普通人——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,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续写者。

全运的记忆永不褪色,因为它早已融入“我们”共同的血液。它讲述的不仅是更快、更高、更强,更是团结、奉献、坚韧与温情。当未来的我们回望,那些闪耀的瞬间,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付出,都将化作照亮前行之路的星辰,提醒着我们:体育的力量,根植于人民;精神的传承,依靠的是每一个“我们”的书写。全运的故事,就是我们的故事,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、追求卓越的共同记忆。

半岛体育官网

广州亚运会已经向世界积极展现了广州敢为人先、开放包容、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,让人印象深刻。此次十五运会,一定能办得更好!借此契机,将广州这十五年来的城市发展变化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、独特的城市精神和“文明广州人”的市民素质、城市治理成果再一次展现世人!广州!加油!

文|陈子扬 记者 柴智 整理

陈子扬:中国体育精神,我们共同绘就|“我们的全运故事”全民征文大赛

发表评论